Long Subtitle
徐梦艺
Primary Visual
Image

研究内容:上海童谣的核心特征体现为方言所承载的地域性与时代性:不同于广泛传播的儿歌,上海童谣依托吴语方言的词汇、音律及市井场景叙事,是具有时空双重限制的集体记忆载体。童谣的传播曾主要依托于两大生活场景——弄堂孩童游戏时的口耳相传与祖孙代际互动中的口头传承,但随着普通话推广、弄堂空间被挤压以及社会的小家庭化,童谣赖以存续的物理空间、文化语境与关系联结遭遇三重危机。现代儿童既缺乏邻里共处的游戏与生活场域,又面临电子游戏、视觉媒介对口头娱乐的替代,童谣在传播和创作两个层面被迫中断,逐渐沦为文化遗产标本。

“回音壁”不仅对抗着童谣式微背后的情感疏离,更试图在标准化语境中重拾此类叙事特有的文化亲切。

讲座内容:梳理童谣的随时代变化的演变脉络,及其背后反映出的上海城市发展与居民情感的变化,探讨其在现代社会中如何逐渐衰落及其社会替代现象。

Project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