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里·希尔
1951年出生于美国圣莫尼卡
现生活工作于美国西雅图

《满圆》 全景

《满圆》,1978年
1 英尺 NTSC 数字化模拟录像带
4:3、彩色、单声道
3分25秒

1993年购入
巴黎蓬皮杜中心
国家现代艺术博物馆 -工业创意中心
AM 1994-16

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第二代录像先驱之一加里·希尔开展了一系列实验,利用声音信号在阴极射线管显示器屏幕上生成图像。当时,电子技术提供实时 “翻译 ”的可能性激发了许多艺术家的灵感。

《满圆》是一部单通道视频作品,将三幅影像组合在同一个屏幕上。该作品呈现了一场兼具声音、雕塑和影像的表演。特写镜头聚焦于艺术家的双手,他将一根铜条逐渐弯曲成圆形,同时发出字母“O”的声音并努力保持稳定。一台正弦波振荡器将这些声频进行可视化转换,即生成针对声音的稳定性和规律性的测试图像。尽管他的动作需要耗费体力,但声音仍具有规律。正弦波振荡器最初用于检测高保真设备产生的音频信号的失真,在这件作品中,它进入了一个将身体与技术紧密连接的反馈回路,其中包括了形体的物理创造、发声、导电材料(如铜)和声音的抽象可视化。加里·希尔解释道:“这件作品试图展现作为实体的身体,与建立在短暂的,但同样是有形的、媒介基础上的概念模型之间或许无法调和的空间。”

作为一名雕塑家,加里·希尔首先将视频视为一种探索其材料的音质的方式。得益于对发声和语言的基础研究,他的作品迅速丰富起来。与线性的电影时间不同,他将视频反馈视为一种类似于思考的过程,其中 “发声是一种通过言语对身体时间进行物理标记的方式——说话的声音就像一种产生图像的马达。”

在《满圆》中,艺术家在表演行为和视频闭合回路之间建立了等同关系。他展示了电子信息网络中声音和手势之间微弱的同步性。第三幅图像以广角镜头捕捉了这一动作:它以黑白底片的形式进行了风格化处理,以达到图形抽象的效果。通过这种方式,揭示了与纪实影像相对立的电子影像的真实面貌:一个充满张力的频率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