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
创作年份
2024
材质
声音装置
循环播放
尺寸
尺寸可变
描述

约翰·凯奇将音乐领域扩延至所有声音,消除等级之分,比尔·丰塔纳追随约翰·凯奇的脚步,于 20 世纪 60 年代末提出了自己的声音雕塑概念。他的作品以放大我们的聆听能力为出发点。为此,他使用强大的振动传感器来呈现和创作裸耳听不到的声音。其作品通常在特定场地创作,并对当今的声音景观所要表达的内容怀有极大的兴趣,在这件作品中表现为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达赫施泰因冰川中的寂静回声》这件作品包含了双重声音位移。第一重位移是将巴黎圣母院的钟声在奥地利阿尔卑斯山脉达赫施泰因的冰洞中重现。这件作品只能在洞穴内现场被聆听。观众们会惊奇地听到钟声与融冰的滴水声和碎裂声交织在一起。但如果仔细聆听,他们还能从这些共鸣中感受到大教堂周围那些使得钟声产生震动的声音,并在无意识中辨别出汽笛声、发动机声、鸟鸣声......通过这些声音,一个完整的世界被传送到达赫施坦因洞穴中,最终,两个地点被交织在一起、和谐共存。由于巴黎圣母院的钟在 2019 年大火后便沉寂了,为了捕捉这些声音,比尔·丰塔纳在钟上安装了地震加速度计,它可以非常敏感地捕捉到钟腔反射的轻微振动,因此在某种意义上他将钟变成了耳朵。

第二重位移捕捉到了这种奇特的交织,并将其投射至第三个地点——西岸美术馆的外围。这种体验截然不同,路人或美术馆观众听到的不再是一个地方的声音,而是两个地方的声音所交织成的连续体,只有仔细辨别周围环境才能洞察其面貌。在融化的冰川中心,铜制耳朵回响着在大城市中听到的声音。一个地方的声音与另一个地方相遇,需要听众在耳中重新调和。

巴斯蒂安·加莱
 

主图
图像
来源信息
法国蓬皮杜声学与音乐研究中心委任创作
由艺术家、法国蓬皮杜声学与音乐研究中心以及蓬皮杜中心联合制作,2024 年
电脑音乐设计:托马斯· 戈尔弗
声音传播:卢卡· 巴尼奥利
制作: 比尔· 丰塔纳工作室
与负责保护和修复巴黎圣母院大教堂的公共机构共同合作
由Hottinger Bruel & Kjaer、圣母院之友以及法国电信Orange 集团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