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cription
自20世纪前卫艺术诞生以来,视觉艺术家对声音的兴趣经常表现为对乐器概念的拓展。1916年,路易吉·鲁索洛的《噪音艺术》提出,要以音乐来构成大城市的声音景观。美国重要的作曲家约翰·凯奇在20世纪50年代表示,所有声音都值得同等重视,并将音乐的重心转向主动的聆听意识。本单元中汇集的三位当代艺术家尝试通过改造过的乐器来获得前所未有的声音。毛利悠子使用各种日常物品组成一个自动化铜管乐团,营造出一种叛逆的、充满荒诞的诗意。纳玛·察巴尔发明了一把“双人”电吉他,将两位演奏者置于一种寻找共识、追求默契的挑战中。杨嘉辉则通过消除乐器的振动,使交响乐团的声音变得无法辨认。音乐表演因此成为了探索有声物体的技术、材料潜能的试验场。
Primary Visual
Image
